好的睡眠就是好的养生,保持规律的睡眠活力每一天。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暴发,在此影响下,有很多民众出现了焦虑、失眠的症状。 根据“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国人睡眠白皮书”的调查显示:“全民宅家期间,睡眠是“保量不保质”,人们睡得更多反而睡眠质量下降。宅家前,90%的人集中在20-24点就寝;全民宅家期间凌晨后就寝人数超过50%。人们深夜阅读兴趣加强,用睡眠时间刷资讯的人越来越多,深夜1-2点用户活跃度提升超过63%。” 也就是说,在宅家期间,很多人“生物钟全乱了”!
那么,“生物钟”和我们的睡眠、健康之间有着什么关系呢?
在我们大脑的下丘脑视交叉上核处,有一个生物节律的“起搏器”,人的中枢生物钟恰是位于此处。它就像一个总司令,根据自然界光-暗周期调控生理和活动节律,并能通过激素和神经信号调节外周生物钟。在中枢生物钟和外周“生物钟”的共通作用下,以及进食、温度等因素的影响下,人的睡眠呈现出不同的状态。 如果“生物钟”被打乱,人的活动规律将完全被打乱,甚至会导致各种精神疾病、心血管疾病,肿瘤,免疫系统紊乱等严重后果。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这个时候要强调“生物钟”?规律的睡眠和免疫功能有关系吗?这个问题医学界早就达成了共识。
首先,对于已经发生病毒感染的人群来说,在生病期间有更好的睡眠,对于恢复健康有极大的帮助。通过夜间多导睡眠监测我们发现,病毒感染发生后,人类的睡眠结构会有明显的变化,由病毒引起的睡眠改变可能是机体免疫应答急性期中的一部分。科学家在实验室里让小鼠感染流感病毒后,发现它的NREM睡眠(非快速眼动睡眠期)的时长明显增长至3天或更长,但是REM睡眠(快速眼动期睡眠)则受到抑制明显缩短。该研究还发现,被病毒感染后的小鼠,其NREM睡眠期(非快速眼动睡眠期)增加越明显的有着更高的存活率。
其次,对于健康人群来说,规律的睡眠和“生物钟”能帮我们在病毒的“威胁”下获得更好的免疫力,可能起到减少感染病毒的几率的作用,甚至可能在接种疫苗后更容易产生较多的抗体(如果疫苗研制成功)。科学家曾在一项给自愿感染流感病毒后再接种疫苗的人群研究中发现,如果对这部分受试者进行睡眠剥夺(也就是强制性的让受试者20-36小时持续不睡觉)会明显影响他们的免疫功能,甚至会导致注射疫苗后的免疫反应及产生的抗体数量明显减少。这充分说明了睡眠的重要性。
如何防止失眠,提高睡眠质量?
1.规律作息,不熬夜。
2.卧室环境应尽可能“像洞穴一样”,温暖,舒适,黑暗,安静。
3.不在卧室放置有声音的闹钟。
4.限制茶、咖啡摄入量,中午以后禁止喝咖啡和茶。
5.尽量保持一致的用餐时间,避免在深夜吃大餐。晚上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可以促进睡眠。
6.睡前三小时内避免饮酒,有人戒酒消愁助眠,但易导致睡眠更浅和频繁的觉醒。
7.如果你吸烟,避免在睡觉前吸烟,晚上醒来时不要吸烟。
8.在睡前两小时限制液体摄入。
9.经常锻炼可以促进更深的睡眠,但睡前三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因为它会升高体温并扰乱睡眠。
10.如果你有些焦虑,在下午晚些时候或傍晚安排一些“担心时间”。有助于减轻睡前焦虑,从而帮助睡眠。
11.不在床上做与睡觉无关的事,如看手机、看书、看电视等。
现在的人们生活压力大,很容易陷入失眠从而导致很多疾病找上门,在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要调整自己的作息规律和饮食规律。不要让自己的身体负荷越来越重,也许有一天承受不了身体就垮了,不论年轻还是年迈我们都要多运动多喝水注重养生,未来才会有无限希望。
来源:湖南省脑科医院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