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养生
-
秋季养生 民谚勿盲从
夏秋交替,免不了会让人们感受到一些不适应。身体经历一夏天的湿热积累了湿浊、毒素,使人抵抗力下降;接踵而至的冷空气,使一些胃肠道疾病、呼吸道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高发……为了安度秋季、以健康的身体迎接冬天,...
三下五除二 2022-06-29 216 -
养生妙法防秋燥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秋天是由“生长”转向“收藏”的季节。入秋后,虽然暑热渐退,但主令的秋燥日益明显。不仅秋阳似火,而且秋风又性燥,易耗伤津液,使人咽干鼻燥、口干唇裂、皮肤干裂、便干难解,甚则痔疮出...
三下五除二 2022-06-29 130 -
冬日围炉煮茶,这样做更养生→
8月7日是“立秋”。专家提醒,虽然时至立秋,但北京仍处于二伏之中,而且要到8月13日才进入最热的三伏。因此立秋过后,防暑和除湿仍是的主题,同时要注意养护脾胃,别急着贴秋膘。养护脾胃是关键虽然立秋意味着...
三下五除二 2022-06-29 282 -
秋季运动养生养肺四步法
秋季运动养肺四步法(1)摩鼻经常鼻部可防伤风、流涕,缓解症状。将两手拇指摩擦生热后,用外侧沿鼻梁、鼻翼两侧上下60次左右,然后鼻翼两侧的迎香穴(位于鼻唇沟与鼻翼交界处)30次。
三下五除二 2022-06-29 249 -
晨饮淡盐水、晚喝蜂蜜水,拒食生姜的秋季养生法则
晨饮淡盐水、晚喝蜂蜜水,拒食生姜的秋季法则蜂蜜所含的营养成分特别丰富,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两者的含量达70%,此外,还含有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等。蜂蜜具有强健体魄、提高智力...
147小编 2022-06-29 171 -
秋季怎样进补才是科学的
秋季怎样进补才是科学的立秋之后,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秋冬进补的习惯,秋季“进补”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贴秋膘”,称“引补”或“底补”。怎样进补才是科学的。问:什么是进补?答:进补是我们中国人文化中非常重要的...
147小编 2022-06-29 221 -
立秋后晚上睡觉时要护好背和肚子以免引起消化不良或感冒
立秋后晚上睡觉时要护好背和肚子以免引起消化不良或感冒进入立秋后,虽然昼夜温差变大,但“秋老虎”的说法,预示着这段时间仍然会闷热无比。这时候,不少人晚上睡觉时会在盖被子和吹风上陷入两难境地:盖了怕热,吹...
147小编 2022-06-29 242 -
科学的膳食调理也可“贴秋膘”
科学的膳食调理也可“贴秋膘”所谓“贴秋膘,是指人体在夏季因为缺觉、出汗、食欲不高等原因,引起身体消瘦(不是因为而引起的消瘦),因此立秋后要把原来失去的脂肪和肌肉,通过食疗把它补充起来。不过,当前丰富的...
147小编 2022-06-29 189 -
秋季养生三宝:榛子、栗子和核桃
秋季三宝:榛子、栗子和核桃推荐核桃粥:开水浸泡核桃仁后切成碎粒。将粳米、生姜片、核桃仁,加水两大碗,烧至米烂汤稠,放少许盐即可。可健脑益肾。栗子:栗子味甘、性温,有补肾壮腰、健脾和胃、活血止血的功能。...
147小编 2022-06-29 242 -
夏末秋初如何防治上火
夏末秋初如何防治上火夏末秋初,常常容易出现眼睛红肿涩痛,或喉咙肿痛、牙龈肿痛、口腔溃疡疼痛及舌尖糜烂疼痛等“上火”症状。秋初正是天高气爽、五谷飘香、果实累累的收获季节。同时,气候开始干燥,所以应保证机...
147小编 2022-06-29 184 -
秋季养生:如何防治秋燥
秋季:如何防治秋燥不知不觉立秋了。人们在享受秋高气爽的同时,也别忘了它还带来了时令主气——燥。秋季干旱少雨,燥邪当令。秋季又是夏去冬来的转换时期,人的抗病能力有所下降,由此秋燥之邪就易乘虚侵入,引起许...
147小编 2022-06-29 131 -
立秋后五行养生饮食调养法
立秋后五行调养法立秋原则:立秋时节的,可少吃姜、葱、辣椒等辛味食物,多吃酸、咸味食物,如大麦、黑豆、豇豆、鸭子、海带等。精神调养方面,应收敛神气,心平气和,忌忧郁恼怒,以适应秋季清肃的气候特征。起居调...
147小编 2022-06-29 150 -
步入秋季,要谨防食物中毒
进入秋季,人们多以为食物不会像夏天那样容易变质。对此,哈尔滨市消协有关负责人提醒消费者,细菌性食物中毒同样是秋季的常见病,因此要高度重视秋季食品卫生安全问题,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这位负责人说,养成良好的...
147小编 2022-06-29 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