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养生正当时,健健康康过一夏!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赛龙舟、戴香囊各种习俗外,也是一个全民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的大节日。古人把五月端午称作“卫生月”,可以说端午节蕴藏着丰富的养生保健知识。那么端午节该如何保健养生呢?
一、起居
端午节前后要养阳,《黄帝内经》称“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端午期间,日照时间更长,白昼时间更长,所以睡觉应更晚一些,早上起得更早一些。
二、饮食
端午正值一年阳气最盛之时,这个时候人们往往会食欲下降,湿气加重,脾胃虚弱。这是因为夏至前后阳气外达,气血更多地运行在体表,这就造成人体内里的虚寒。
脾胃作为中焦最重要的两个脏器,受此影响最大。脾胃脆弱的最主要表现就是腹泻以及消化不良。因此,日常生活中要谨小慎微,对脾胃多加照顾。其中,不吃凉食非常重要。因为脾胃将凉食、冷饮温煦,使之便于消化的过程,就是耗伤阳气的过程。
另外,人们此时三餐要规律,防止饥饱不均伤害脾胃的正常功能;饮食上应多吃菜,少吃肉;为了减少肠中积热,要有意识地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经常喝水。
三、运动
端午天气闷热,人体生理气血运行不顺,容易烦躁忧郁、心悸胸闷,还会影响脏腑的功能,亦可导致精神疾患,在此时我们要加强运动。
端午期间最好的运动,莫过于划龙舟了。划龙舟能使全身气血畅通,可增益心肺功能,调理脾胃代谢,通调气血循行,忧郁情绪也随之化开。当然,龙舟只是一时之事,端午前后要想都能健康,不妨坚持一项长期的有氧运动,比如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
四、情志
端午天气潮湿、闷热,人体气血运行不顺,容易烦躁忧郁、心悸胸闷、少气懒言。因此应注意防暑热,避免过食冷饮,还要注意调节情绪,保持心情舒畅。《黄帝内经》中提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也就是保持心境平和不为情绪激扰,那么就会精神饱满,正气旺盛,不会生病。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